内蒙古完成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
内蒙古首批“小流域+侵蚀沟”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9月17日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完成签约,成功实现全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“零”突破,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从资源向资产、从有价向有市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内蒙古首批“小流域+侵蚀沟”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9月17日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完成签约,成功实现全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“零”突破,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从资源向资产、从有价向有市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出台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,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“落地上图”,对耕地数量严格考核问责。截至去年底,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.4亿亩,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,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有力抓手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。
在黄河流域,通过淤地坝建设、坡耕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,“十四五”期间,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.54万平方公里,“三北”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.09万平方公里,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.87亿吨。
黑土地,被誉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,把黑土地用好养好。从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“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”项目以来,十年间,东北黑土区不断提升耕地质量,推动黑土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端牢中国饭碗奠
黑土地,被誉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,把黑土地用好养好。从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“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”项目以来,十年间,东北黑土区不断提升耕地质量,推动黑土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端牢中国饭碗奠